找到相关内容1007篇,用时13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了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傣族等地区佛教三大支,佛教的中国化,一定意义上也可说就是佛教的汉化、藏化和傣化”。笔者认为,汉传佛教的中国化在思想理论的层面上大致可以概括为方术灵神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如果说佛教的儒学化和老庄玄学化正好是儒佛道三教关系的重要内容,那么,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则是作为宗教的佛教与整个中国传统宗教观念和信仰相融合的重要方面,故我们下面先从佛教的方术灵神化谈起...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3442293.html
  • 了解台湾佛教的线索

    在这个当中,是些什么?是新旧、盛衰、佛化、神化、迷信、宗教意识的幼稚、根本教育的缺乏。我相信,想要了解台湾佛教的现状,就不能忽视这些不健全的因素!  代表台湾佛教的,就是寺院斋堂,舍此似无所有。全省...了五十年没有进步。所以一般国民对于佛教虽有一片真诚的信仰,但对佛陀伟大的人格很少能够了解。就整个佛教寺院当中,不少的寺院里释迦牟尼旁边坐的,不是药师佛,或阿弥陀佛,乃是吕祖、玉皇、三官、女后,迷信神化...

    释东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1144552.html
  • 评新唯识论者之思想

    ,以为神化之所凭藉。此凝聚之成形者,是之谓物质。物质云者,实即化机之凝聚,所谓翕也。翕虽本于神化之体,然既成形,则不免于僵滞顽固,而与神化之机相反,成退堕之势焉。故不得不有刚健而不物化的势用,运行于翕...有宗建立真如圆成实性,谓为实有,然但说真如无为而不说其无不为,则是以真如为僵滞虚空之本体,而无神化之用矣。有宗于真如外更立本有种以为万法之亲因,则是本体有二重,而又为多元论也。一识分相见,相见又别种,...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0767233.html
  • 漫谈观世音菩萨信仰

    当今,观世音菩萨已日趋俗神化,观世音信仰亦已日渐与民间信仰趋同。  走访八闽大地,你会发现,观世音菩萨信仰在我省流布甚广。遍及全省各地的佛教寺庙,供奉观世音菩萨自不必说(不少寺庙还以观世音为主供对象);...同时供着或裴仙公、或吕祖、或九仙公)。也就是说,在众多的信仰者心理,观世音菩萨与其他民间俗神并无不同。观世音作为佛教菩萨的“身份”被渐渐异化了。  观世音被俗神化还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传说农历2月...

    王玉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60969791.html
  • 作为人间佛教理论基础的般若思想

    神化、巫化的佛教。它肯定了人的自觉意识,重视现实人生,要求用佛法来指导人类面临的世间、出世间问题,充分发扬佛教义理和无我济世的菩萨精神,通过自心的净化达到器世间(环境)的净化及有情世间(大众)的净化,...梵化、神化,佛陀生前竭力反对的神创论、神佑论以及婆罗门教的讲求咒术、隐居山林、避世苦行等也在佛教中流行起来了。针对这些弊端,更为积极的大乘佛教思想就出现了,它破除人们的执着,使佛教更为世俗化、大众化,...

    蔡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0144110.html
  • “实相”与“方便”——佛教的“神通”观

    传统,以为佛和凡人没有相样;而后者则主张神化的佛身观。例如,属于上座部主要教派-说一切有部(Sarvasivada)的代表作-《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就曾说到大众部的领导者大天(Mahadeva),...知道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他令入)等等缺陷。而说上座部的一切有部,则持反对这种贬抑阿罗汉而高扬佛陀的观点,而主张平实的佛身观。21   大众部(Mahasamghika)主张神化的佛身观,还可以从世友...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247470.html
  • 般若与人间佛教

    ,是指一种以人生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佛教,用以区别那些以死或鬼为中心的佛教以及天化、神化、巫化的佛教。它肯定了人的自觉意识,重视现实人生,要求用佛法来指导人类面临的世间、出世间问题,充分发扬佛教义理和...了化身佛,从而使印度佛教走上了梵、佛合流的道路。而随着佛教的梵化、神化,佛陀生前竭力反对的神创论、神佑论以及婆罗门教的讲求咒术、隐居山林、避世苦行等也在佛教中流行起来了。针对这些弊端,更为积极的大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2161912.html
  • 达摩的行迹

    流过;一朵小花,也有无边的神化,默默化来。巨石总是贞固不移,老树更是清风亮节。这里遍地是黄金,因黄金已行将等诸尘土。这里是家家鱼米,因鱼米已尽可随手拈来。柳浪徐徐,泉声潺潺。凡有所言,皆如未说。  ...又何来“回忆”?“再回”固然是好事,但“回忆”不更是美妙么?“再回”会只是一种风流,但“回忆”却成了一种神化。要知道,让一切神化着,不更美妙了么?  对以上的事,雪窦显和尚还有以下的颂:  “圣谛廓然...

    程兆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0464149.html
  • 我对宗教的认识

    看待宗教。  其次,把宗教定义为有神论也不妥当,至少不符合佛教发展历史事实。我没有深入研究过其他宗教,我不敢说这是否符合其他宗教发展历史事实。在印度早期佛教,佛陀住世时,还没有出现神化现象,因而也没有偶像崇拜,佛陀与弟子关系,只是朴素的师徒关系。佛陀谆谆教导弟子们:要以法为师,以戒为师。这也是他灭度时留给人世的最后一句话。佛陀的神化和佛教的偶像崇拜是后来发生的。这是神灵崇拜时代的产物,或者说,佛教...

    释永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2241226.html
  • 皈依佛

    释尊的“缘起无常”换成了定命论,这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佛教徒?俗见和拟想神化了人间的佛陀,流传中的佛教蹈入婆罗门教祭祀祈祷的老路,终至丧失了原始佛教的朝气和活力,退堕为懦弱(自己怕造业却姑息别人造业)、...矮化成凡情俗见所仰赖的神教。把“佛陀”神化了,相对地疏远了人类和佛陀之间的距离,也相对地忽略了个人净化社会的责任。  佛陀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不是祈求的对象。人生的问题在于如何心安理得,坦然面对现实,而...

    释显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3352812.html